跨学科融合 | 医学、数字与社会学的跨学科对话
为深入推动中大人文社科青年学人的跨学科交流,11月2-3日,第二期中大人文社科“乐道·青年学人跨学科沙龙”在南校园马丁堂举行。本期沙龙围绕“医学、数字与社会”展开跨学科对话,由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处、数字城市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联合主办。哲学系吴重庆教授,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副院长余成普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诗诗等出席活动。医学人文联合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方芗副教授主持沙龙。
本期沙龙邀请到《现代传播》《学术月刊》《开放时代》《中国非营利评论》《Global Media and China》等拥有丰富经验的编辑老师,与来自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历史学系(珠海)、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哲学系等院系的青年学人开展深度交流。同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广东省委党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省内外兄弟院校青年学人参与沙龙研讨。



本次沙龙上,三位引言人作为主讲进行学术研究分享。历史学系王亚楷副教授分享主题为《“不上瘾的戒烟药?——日药‘巴毕那儿’在近代中国的营销与推广”》,从历史学的学理角度深入探讨了近代中国外来药物营销与推广的历史过程。新闻传播学院张潮副教授分享了《数字新闻实践中的媒介化社会联结机制》,回到以“人”为中心的数字社会研究立场,深入日常交往过程分析媒介化的社会联结过程和机制。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张韵副教授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政府卫生支出的健康效应》,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度理论分析与讨论。



与谈环节,《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教授、《学术月刊》编辑朱颖博士、《中国非营利评论》编辑赖伟军副研究员、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主任黄典林教授等人,从学术视角、编辑视角分别对三位引言人的分享进行跨学科评议,共同探讨了所分享的跨学科议题与知识贡献,并从问题意识、概念界定、理论对话以及写作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参加沙龙的各学科青年学人也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点评与讨论。




▲与谈环节,现场嘉宾点评与讨论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开放时代》特约主编吴重庆教授分享自己多年来以农村研究为主线的跨学科研究经验,希冀青年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回应现实问题。在沙龙尾声,与谈人、引言人与跨学科青年学人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讨论了跨学科议题何以可能等话题,充分交流了学术观点。






▲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学者积极交流
第二期中大人文社科“乐道·青年学人跨学科沙龙”内容丰富、氛围热烈,在跨学科领域的学术探讨中活跃了青年学人的学术思想。作为人文社科青年学人跨学科融合的品牌活动,该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有组织科研”实现跨学科思想交流与成果产出,助力青年学人跨领域深度互动,鼓励探索未知、拓展视野,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